安钢一级代理商政策 首页 安钢一级代理商政策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不愧为战斗民族,面对英美的阴谋,苏联直接祭出百万大军

发布日期:2024-12-21 17:38    点击次数:172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到1945年的时候,欧洲战场态势已经非常明朗,纳粹德国的灭亡指日可待。然而,却也是正是因为纳粹德国的灭亡指日可待,盟军各国的小算盘就开始打起来了。

为了在战后获取更大的利益,英国和美国开始秘密与德国接触,企图在西线与德国媾和,从而保证他们对战后欧洲的主导。德国呢,希特勒意识到与苏联不会达成什么有利的条约,而如果与英美谈判成功的话,甚至还能分化盟国,激化英美与苏联的矛盾,这对于德国的战后生存空间也非常有利,因此,纳粹德国也非常倾向于与英美单独媾和。

于是,几次简单的相互试探之后,英美和纳粹很快就进入了实质性的谈判,双方高层官员从1945年3月开始,就频繁地在瑞士的伯尔尼会面。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苏联很快就获悉了英美与纳粹单独媾和的企图。

展开剩余80%

苏联外长莫洛托夫马上向英美发电,要求让苏联代表也参加谈判。然而,却被英美以苏联未与瑞士建交,苏联军官不能入境瑞士为由,拒绝了苏联的提议。于是,这一事件很快就上升到了双方高层。

斯大林致信罗斯福,明确表示了苏联对此事的不满,同时声称苏联外长莫洛托夫不会参联合国成立大会。苏联的这番表态直接将罗斯福逼到了墙角,苏联外长不来参加联合国成立大会,摆明了就是不合作的态度。那么战后通过联合国协调大国关系的构想,可能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就要胎死腹中。

同时,除了联合国之外,美国人需要与苏联人合作的地方还有很多,例如波兰问题、远东日本的出兵事宜等。因此,罗斯福必须安抚好斯大林的情绪,恢复同盟国的之间的关系。

可惜的是,人算不如天算,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总统还没有来得及解决与苏联的问题,就突发脑溢血去世了。

罗斯福总统的突然去世,美苏双方关系顿时笼罩在一片阴影中。因为新上任的杜鲁门总统,是个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者。在美国加入二战前,时任副总统的杜鲁门就曾这样说道:“美国人加入战争是为了获取利益,如果是德国人快打输了,我们也不介意帮着德国人打苏联人”。由此可知,为了遏制苏联,杜鲁门也会非常乐意与德国媾和。

这无疑让斯大林更加忧虑盟国之间的关系,然而这位从二战中成长起来的铁血领袖在关键时刻展现了自己刚强的一面。他一面派莫洛托夫前往纽约参加联合国成立的仪式,以对逝世的罗斯福总统表达敬意,另一面要求前线的朱可夫元帅加速向前推进,尽快攻克柏林。

为了快速攻克柏林,斯大林调集了250万大军,2000余架飞机、14000多门火炮、1500辆坦克。于4月16日发动柏林战役,5月8日苏军攻占柏林,这不仅宣告了纳粹德国的彻底灭亡,同时也使得英美与德国单独媾和的计划彻底破灭。

我们来看这个时间轴,重新回顾一下苏联与英美的交锋,就会发现在1945年3月-4月,局势有多么的惊心动魄。

1945年3月8日,德国党卫军指挥官与杜勒斯会面;1945年3月18日,德国高层与盟军高层会面;1945年3月23日,苏联外长要求苏联代表参加谈判,并强烈谴责英美单独媾和的行为;1945年3月25日,美苏最高统帅开始介入,双方关系恶化;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总统去世,同一天杜鲁门接任总统;1945年4月16日,苏联发动柏林战役;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成立仪式;1945年5月8日,苏军攻克柏林;此前的斯大林一直与罗斯福打嘴仗,抱怨盟军在东线的不作为,使得西线的苏军承受着德军庞大的压力,让苏联红军无法按时攻占柏林。为何罗斯福去世4天后,苏联红军突然就推进到柏林城下,并且开始攻城?

真实的答案估计已经无从得知了,不过我们知道的是,“实用主义”的杜鲁门总统上任尚未满月,苏军就以雷霆万钧之势攻克柏林,在军事层面将欧洲战事画上了句号;同时,我们更知道,所有的阴谋诡计在绝对强大的力量面前,都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

参考文献:《罗斯福与“无条件投降”原则》、《罗斯福与无条件投降政策》、《“伯尔尼事件”与战时美苏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二战结束为何德国两次签署投降书》、《战略性投降研究——以一战中德国、二战中法国投降为例》、《意、德、日三国投降情况比较》

说明:文中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感谢!

发布于:天津市

----------------------------------
栏目分类
相关资讯